我国是幽门螺杆菌(Hp)感染高发国家。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不仅危害人类健康,还加重了社会和家庭的卫生保健负担。那么究竟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带来哪些疾病问题,应该如何正确防治,我们特别邀请到多位国内消化专家,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害、预防、诊治各个方面做详细的解答。本期,医院王蔚虹教授首先告诉我们幽门螺杆菌究竟是一种什么细菌,会导致哪些疾病。
王蔚虹教授:
幽门螺杆菌是定植在人胃黏膜的革兰阴性细菌,长期慢性定植会造成胃黏膜的炎症。胃黏膜长期慢性炎症可以导致慢性胃炎,而慢性胃炎持续存在又会导致胃的黏膜上皮破坏,腺体变少,肠化萎缩,在一部分人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黏膜损伤,例如异型增生,甚至可能发展到胃癌。
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会导致胃的淋巴细胞的浸润,导致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,即MALT淋巴瘤。
由于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定植可导致胃酸的失平衡,引起胃黏膜的破坏,导致消化性溃疡,包括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。
除此以外,幽门螺杆菌还可能与一些胃肠道外的疾病相关,但是这一方面仍处于研究阶段,目前尚无肯定的答案。
但是对于胃而言,幽门螺杆菌肯定是一种致病菌。
“消化界”-视频号将推出系列专家视频,以帮助更多消化科医师了解最新学术动态,欢迎大家扫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