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门螺杆菌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还会复发,能否逃离幽门螺 [复制链接]

1#

提到幽门螺旋杆菌,很多人可能不以为然,认为没有什么,其实,幽门螺旋杆菌带来的危害是超乎你想象的,特别是在饮食大国的中国来说,更加容易感染上幽门螺旋杆菌。

不要觉得惊讶,根据临床相关数据统计,我国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数达到了7亿,这个数据是吓人的,可能你根本没有意识到你已经感染上了这个细菌。更多的时候,大家会想到胃病的发生,可能就是幽门螺旋杆菌在“肆虐”。并且这个病菌似乎是杀不干净的,那么为什么幽门螺旋杆菌会反复发作呢?

什么是幽门螺杆菌?

幽门螺杆菌(Hp)是一种微厌氧,寄生在胃内的细菌,黏附于胃粘膜及细胞间隙。年由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,是目前所能在人胃内生存的微生物。

目前我国Hp感染率约50%。Hp感染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。

Hp通过哪些方式传染

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,主要藏在唾液、牙菌斑、胃和粪便里。

传播途径

口-口传播:共用餐具、水杯

胃-口传播:胃里反流到口腔

粪-口传播:随大便排出

传播形式

进食了被感染的水或食物

聚餐传播

接吻传播

母婴传播

Hp感染过程

幽门螺杆菌进入胃后,借助菌体一侧的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。研究表明,幽门螺杆菌在粘稠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运动能力,强动力性是幽门螺杆菌致病的重要因素。幽门螺杆菌到达上皮表面后,通过粘附素,牢牢地与上皮细胞连接在一起,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。并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(SOD)和过氧化氢酶,以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。幽门螺杆菌富含尿素酶,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,在菌体周围形成“氨云”保护层,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。 

感染Hp有哪些症状

1.胃部不适:幽门螺杆菌会促进胃酸分泌,引发胃溃疡,常表现为胃部泛酸、恶心、胃痛、胃胀等。

2.消化不良:幽门螺杆菌会引起肠胃消化不良,表现为容易胀肚嗳气,腹泻、便秘交替进行,并且排便没有时间规律,个别患者会有中低度发热表现,长期消化不良可致体型消瘦、贫血等。

3.口臭:幽门螺杆菌可以在口腔的牙菌斑内生存,产生的碳化物具有强烈臭味,也可以在胃部使食物不消化、发酵,造成打嗝的气体有异味。

儿童Hp感染的特点

儿童Hp感染与成人HP感染有所不同。

1.儿童Hp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的几率很低,大部分感染HP后没有明显症状,少部分有腹部不适,如恶心、呕吐、返酸等消化道症状。

2.儿童Hp感染根除后再感染率可能较高,而成人真正根除后,再感染率较低。

3.儿童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,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,大约10%左右,而成人HP感染,不经治疗,不可能自发清除。

如何预防Hp感染

做好预防无疑是对付幽门螺杆菌的第一道防线。目前临床上没有针对Hp成熟可用的疫苗,因此想要有效的预防幽门螺杆菌,可以注意以下几点:

幽门螺杆菌主要经口-口传播及粪-口传播,经口喂食、亲吻、打喷嚏都会帮助它免费旅行,所以幽门螺杆菌常呈现家庭性聚集。

注意卫生

首先是水源卫生,不管是自来水烧开还是使用净水器等等,都要保证饮用水的干净;其次是个人卫生,要用七步洗手法勤洗手。勤刷牙,以减少口腔中的细菌,牙具也要及时更换;最后是食品卫生,蔬菜、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,肉类一定要熟透后再吃。

禁止口对口喂食

大人把食物嚼碎后喂孩子的行为一定要杜绝。除此之外,大人咬过的食物喂给孩子,或者是用自己筷子喂孩子类似的行为也要避免。

不要亲吻孩子的嘴

亲吻孩子的嘴可不光能传染幽门螺杆菌,还可能会传染疱疹、手足口、幼儿急疹、牙周疾病等。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人,不要亲孩子的嘴。

分餐制度

这一点对于咱们中国家庭来说还是比较难实现的。所以也可以选择“公筷制度”,给孩子夹菜的时候尽量用公筷,别用大人嘬过的筷子给孩子夹菜。如果家里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,最好还是采取分餐制度,感染者的饭菜和碗筷都要和孩子的分开。

保证餐具清洁

幽门螺杆菌生命力没那么顽强,用开水就能烫死。所以餐具清洗干净后,最好用开水烫一下,尤其是筷子。

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性极强,所以生活中要注意卫生习惯,如果胃部有不适,要尽早检查和治疗,避免发展为胃癌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