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一种诱发因素,科学研究证明,患有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患胃癌的机率比一般人高很多。而我国半数以上的人患有幽门螺杆菌。
什么是幽门螺杆菌?
幽门螺杆菌(Hp)是一种螺旋形、微需氧、对生长环境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,年10月27日公布的致癌清单中再次被列为I类,简称HP。
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平均在58%~64%。也就是说,我国至少有8亿人处于这种疾病的感染状态,这些人群都是潜在的胃病甚至胃癌患者。
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有哪些症状?
其实并非每个感染者都会有症状,大多数人浑然不觉。但是患有胃病的人大多数是阳性。
主要症状是反酸、烧心以及胃痛、口臭。2、可能引起胃黏膜损害,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,患者多出现反酸、嗳气、饱胀感等。
3、会引起慢性胃炎,主要临床表现有:上腹部不适、隐痛,有时发生嗳气、反酸、恶心、呕吐,病程缓慢,但是容易反复发作。
为什么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这么高?
主要还是和饮食方式有很大的关系,我国多是共餐私筷,这给幽门螺杆菌传染提供的很大的传播机率。
幽门螺杆菌是怎么传染的?
幽门螺杆菌主要藏在唾液、牙菌斑、胃和粪便里。有一定传染性的,其传染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1.口口传播
共餐、经常在外就餐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。另外一个重要途径是接吻,胃部的幽门螺杆菌在唾液中也会有所残留,而接吻是交换唾液直接的方式。
2.母婴传播
包括不清洁的哺乳,口对口喂食,咀嚼后喂食,亲吻婴儿口唇,或用大人的餐具、吸管等喂食。
3.粪口传播
粪便中存活的幽门螺杆菌污染了水源或食物,可令饮水者或食用者感染幽门螺杆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