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门螺杆菌在我国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,总感染率在60%左右,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许多胃部疾病有关,包括慢性功能性消化不良、胃溃疡、萎缩性胃炎、胃癌等。所以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治疗胃部以及整个消化系统疾病非常重要,但在根治幽门螺杆菌之前,必须明确诊断。
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用什么检查方法来诊断呢?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?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哪些?
幽门螺杆菌(HP)感染诊断标准
以下6项中任何一项符合者为阳性,即可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:
1.快速尿素酶(RUT)法检测胃粘膜活检组织:阳性;
2.胃粘膜活检切片染色法:阳性;
3.胃粘膜幽门螺杆菌培养物:阳性;
4.13-C或14-CBUT(尿素呼气试验):阳性;
5.粪便Hp抗原(H.Psa)检测:阳性;
6.血清Hp抗体检测:阳性提示曾感染,未接受治疗的可视为已发生感染;
以上六项中任何一项阳性都可以判定为幽门螺杆菌感染。
不同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利弊分析:
一、尿素快速检测法(RUT):受环境温度、细菌数目及观察时间等客观因素影响较大,但检测快速、简便,且检测效果好,可在胃镜检查时常规进行;
二、活检组织染色法:该方法敏感性最高,特异性也较强,误诊率和漏诊率极低,是幽门螺杆菌临床诊断中较为理想的检测方法,已成为对可疑感染者诊断的“金标准”。
但这种方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:1、属于有创检查;2、部分患者存在操作禁忌;3、需要3个工作日才能得出诊断结果,操作过程比较复杂;4、目前无法进行大样本调查。
三、胃粘膜幽门螺杆菌培养法:诊断正确率%,但由于条件苛刻,操作繁琐,耗时长,标本转运培养困难,仅作临床研究使用,临床上难以推广。
四、碳14尿素呼气试验(14C-UBT)和碳13尿素呼气试验(13C-UBT):两者类似,其中,14C-UBT虽然操作相对简单,但会使用放射性物质,对人体有辐射;碳13-呼气试验(13C-UBT)虽然操作简单,且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,可反映幽门螺杆菌全胃感染情况,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,但其缺点是需要特殊仪器,费用昂贵。
五、粪便Hp抗原检测:该方法操作简单,效果可靠,适用于所有病人,常用于Hp治疗后的复查,但目前国内尚无相应的试剂,影响此方法的推广应用。
六、血清Hp抗体检测: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,不适用于治疗后复查。
当前临床上无创检查多采用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,以发现幽门螺杆菌性感染;由于碳13呼气试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,有条件时可采用碳13呼气试验作为首选检测方法,但其他检测方法可根据检测目的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。
#肠道保胃战#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