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胃肠道传染疾病。
可它究竟是怎么传播的?怎么做才能不被传染?
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什么菌?
幽门螺杆菌,简称Hp,是一种呈螺旋状或S型的消化道病菌,该菌的生存能力极强,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能在胃里长期生存的致病细菌。
通过显微镜观察,幽门螺杆菌长有长长的鞭毛。鞭毛上的鞭毛蛋白能帮助幽门螺杆菌,紧紧地粘附在胃黏膜上,不至于轻易地被冲刷走。
幽门螺杆菌有多可怕?
幽门螺杆菌在胃里能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毒力因子,像脉酶、空泡毒素等。这些物质会降低胃
里的酸性程度,破坏胃上皮细胞,甚至在幽门螺杆菌寄居的部位引起炎症。
胃里会分泌强酸性的胃液,可以杀死幽门螺杆菌吗?
实际上,幽门螺杆菌虽然能在胃液里存活,但它也会利用自身螺旋样的结构,钻透了胃粘膜表
面,寄生在胃黏液膜和胃上皮粘膜之间,PH值相对中性的舒适”环境中,得以生存。
幽门螺杆菌有哪些感染途径?真凶竟然是“它”!
1.粪-口传播
幽门螺杆菌定居在人体胃部,但是当胃黏膜脱落时,幽门螺杆菌也会随之脱落,并通过粪便排出,污染食物和水源,传播感染。
2.口-口传播
幽门螺杆菌能藏在牙斑中,会通过唾液等途径进行病菌的传播。如果有家庭成员被幽门螺杆菌感染,需注意进餐时使用公筷以及日常生活用品避免共享。
3.胃-口传播
幽门螺杆菌存在于胃液中,而当幽门螺杆菌携带者发生呕吐时,病菌会随着呕吐物传染给健康者。特别是急性感染期的传播,常从呕吐物中传播到人。
4.医源性传播
很多地方存在医源性传播幽门螺杆菌的可能。胃镜检查是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途径。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,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寄附在胃镜检查仪器上,倘若仪器清理不彻底,很有可能会成为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源。
5.动物源性传播
幽门螺杆菌很可能对人和某些种属动物具有感染性,人可能通过与动物的接触或通过食用动物源性食物而受到感染。
注意5点,有效防治幽门螺杆菌
1.减少对胃的刺激:不吸烟、不喝酒、少食多餐、营养丰富即可。
2.分餐或公筷:尤其是在家里有感染者的情况下,餐具要做好消毒。用餐时,最好是分餐或用公筷,禁止口对口喂食。
3.定期更换牙具:牙刷3个月换一次,必要时可使用抑菌牙膏和漱口水。
4.饭前便后要洗手:洗手时要着重清理手心、手背和指甲的缝隙;
5.食物最好经过高温消毒:幽门螺杆菌有个弱点,就是不耐高温。所以,饮水时,如果是自来水或者井水,一定要烧开再喝。吃东西时,水果蔬菜要清洗干净了再吃,肉要煮熟了才能吃;
更多阅读:
甲状腺结节2cm要紧吗?若有这5种情况,警惕恶变可能
糖尿病:为什么说格华止+格列美脲,是控制血糖的“好组合”?
打鼾≈慢性自杀?“伤人”又害己!打鼾严重,如何快速止鼾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