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门螺杆菌

首页 » 常识 » 诊断 » 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息肉
TUhjnbcbe - 2025/5/10 19:26:00
北京哪家医院专治白癜风 http://www.kstejiao.com/

大家好,我是中医卢医生。近年来,有研究表明,幽门螺杆菌感染,与增生性息肉的发生密切相关。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增生性息肉患者,在成功去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后,有近四成患者息肉会消退。

但胃息肉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,大量研究显示:胃息肉的发生,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,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,胆汁反流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。相对于健康的人,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的胃部,在胃镜下常常显得斑驳不堪。像胃黏膜发红、萎缩、肿胀,胃体皱襞异常、肠化生、鸡皮样、黄色瘤、增生性息肉、胃内黏液呈白色浑浊等,十有八九与幽门螺杆菌,这个“罪魁祸首”有关。那么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呢?幽门螺杆菌,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,其生存能力极强,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。

人体的胃壁,本来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,能抵御经口而入的微生物的侵袭。而幽门螺杆菌,几乎是能够突破这一天然屏障的唯一元凶,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,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。甚至有数据显示,在我国,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60%,也就是说每10个人当中,就有6人感染了这种菌。那么,感染幽门螺杆菌,到底要不要治疗?部分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,不会有什么症状。但幽门螺杆菌在患者体内长期的破坏、寄生、繁殖,会使肠胃的菌群失调,引起嗳气、恶心、腹胀等胃肠疾病症状。随着病情的严重,也会逐渐破坏胃肠道壁;一些患者会发生溃疡,甚至导致癌症等其他一系列症状。

可以说:幽门螺杆菌,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。从预防胃部病变的角度来讲,即使没有症状,也要积极治疗。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危人群来说,即便没有任何症状也要积极治疗,比如萎缩性胃炎、胃癌家族史、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、抽烟;有消化性溃疡、MALT淋巴瘤;长期服用非甾体药物者等。日常生活中,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粪口途径,口口途径传播。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一起吃饭、接吻、使用不洁餐具、母婴传播、唾液传播等都有可能被传染。特别是大人将食物嚼碎了喂小孩,非常容易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小孩。此外,预防幽门螺杆菌,还需注意:注意饮食卫生,勤洗手,外出用餐要使用高温消杀的餐具;提倡分餐制,若共餐建议使用公筷、公勺;日常生活中,尽量避免进食辛辣等对胃黏膜有损伤的食物,防止胃黏膜抵抗力下降。

1
查看完整版本: 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息肉